消防改造
消防維保
主機維修
聯系我們
- 聯系人:郭經理
- 傳真:010-69552656
- 電話:400-0346-119
- 電話:010-57113119
- 郵箱:506665119@qq.com
- 地址:北京通州區新華北路117號
消防改造服務分享消防設計正確撰寫模板
來源: 時間:2020-04-15 18:39:56
消防改造服務分享消防設計正確撰寫模板
一、設計依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2001年修訂版)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13
《建筑防火封堵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4:200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技術規程》 CECS263:2009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200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12)
廣東省公安廳文件“關于印發加強部分場所消防設計和安全防范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及地方有關部門的其他相關規范、規定。
二、工程概述
1.本工程名稱為 。
2. 位于 。周邊6km范圍內有多條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周邊生態環境宜居。本項目屬商服用地,主要用于建設健康、醫療服務產業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由兩期地塊組成,分別為A4-1地塊和A4-2地塊。整體項目兩期總占地面積約為5.78公頃,由10棟建筑、道路廣場、綠化等組成。綜合容積率為2.00,兩期項目計劃同時開工。
其中一期由三層地下室和4棟單體組成,由一棟2層的綜合服務樓(自編為#4),一棟9層的旅館 (自編為#2),一棟11層的旅館 (自編為#3),一棟5層的醫療服務樓 (自編為#1,不在本次報檢范圍)。
3.本工程的耐火等級:#4樓為兩層高的綜合服務樓,為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多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
4.本工程結構形式:框架結構。
三、總平面布局
1.本項目用地東、南、西、北面均滿足規劃退縮要求。用地南面為 ,北面為規劃路,東面為農林用地,西面為 。
2.四棟樓順著用地紅線布置,#1樓位于用地東南角,#2樓位于用地東北側,#3樓位于西北面,#4樓位于西南面。各棟建筑之間的-小間距均滿足防火間距要求。用地四周,建筑外圍設有6米寬的機動車道,#2樓西側、#3樓南側內部設有4米寬的緊急消防車道,并在車道盡端設有15m×15m的回車場。
3. #1樓、#4樓的主入口位于用地南面;#2樓主入口位于用地東面;#3樓的主入口位于用地北側。地面有70個停車位,地下車庫共360個停車位,設置兩個出入口。其中一處在用地的東面#1樓和#2樓之間,另一處在用地北側。
4.整個項目高層建筑部分的兩個長邊均有消防車道。且設置有滿足規范要求的消防登高撲救面及消防車操作場地。其中#2樓的消防車登高撲救面在東面,總長度約95米;#3樓的消防車登高撲救面在北面,總長度約50米。均滿足高層建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直接落地,且在此范圍內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每棟高層建筑均設有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尺寸均大于15mx8m,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至建筑外墻的距離為5m。登高面上各層均有開窗,且該范圍內無其他構筑物及樹木的阻礙。具體位置詳消防流線分析圖。
四、建筑專業消防設計
1. 建筑功能
#4樓:地上2層、地下1層;負一層為泳池配套的機房,首層功能為門廳、泳池、健身房、電子高爾夫及配套的設備用房等;二層功能為按摩、美容美甲、員工休息等。
2. 防火分區(均設有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
#4樓為不超24米的多層民用建筑,地上部分防火分區按不超5000平方米劃分,地下室部分按防火分區不超1000平方米劃分。且#4樓整棟面積地上面積約為2200平方米,兩層合為一個防火分區;地下室面積約300平方米,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
防火分區示意圖詳見各平面圖。
3.安全疏散
1)地上部分
本工程人數估算根據各棟樓的具體使用功能進行估算:#4樓為綜合服務功能。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寬度均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各防火分區疏散計算詳見平面圖。
2)安全疏散距離: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4為綜合服務功能,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疏散門至-近安全出口的-大的距離不超過50m(即40×1.25=50),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疏散門至-近安全出口的-大的距離不超過27.5m(即22×1.25=27.5)。建筑內的房間內任一點到該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距離,不大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表5.3.13中規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大距離。
3)疏散樓梯:
本工程首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南側室外,二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北側室外。地下室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且使用人數不超過30人,通過其中一部封閉樓梯和另外一處直通室外的金屬豎向梯進行疏散。其中封閉樓提可直接采光通風,且可開啟外窗面積不小于2平方米,在二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室外,并采用乙級防火門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
4.建筑配件與構造
1) 本工程防火墻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保證耐火極限大于3小時)。防火墻上設甲級防火門或特級防火卷簾聯系兩個防火分區。
2) 所有電纜井、管道井在每層樓板處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井壁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 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采用乙級防火門;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均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 外立面的幕墻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防煙、排煙、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墻、樓板及防火分區處的縫隙均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 樓梯間及其前室采用乙級防火門,防火門均向疏散方向開啟,每門均隨門附設自動閉門器。
6) 設在建筑內的自動滅火系統的設備室、通風、空調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1.50h的樓板和甲級防火門與其它部位隔開。
5.消防控制室及其他
本工程的消防控制室設在負一層(架空層),并有直接對外開門。
五、給排水消防系統設計
1.滅火系統和滅火設施:
本項目按高層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滅火系統和滅火設施設置包括以下內容:
室外消火栓系統
室內消火栓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
滅火器配置
2.消防水源和消防水量:
從市政給水管網上引入兩根DN200給水管,其中一期引入一根DN200接口,二期引入一根DN200接口。市政給水管網供水壓力-不利點從室外地面算起不低于0.14MPa,按0.20MPa設計。
由室外生活給水管道引兩根DN150水管至地下一層,進入消防用水儲水池。
注:自動噴淋與和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用水取兩者中的-大值。
3.消防水池、水箱及供水設備:
1)地下室設備區集中設置于一期地下室二層消防水池及泵房。水池有效容積1100m3。泵房內設室內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自動噴淋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室外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室外消火栓給水增壓穩壓給水機組一套;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
2)在-高一棟單體#6樓屋頂設有效容積36m3高位消防水箱一個及消火栓和自動噴淋增壓、穩壓設備各一套,用于維持系統壓力及向室內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高區提供火災初期十分鐘消防用水量。
4.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
室外消火栓按照整個項目考慮,在紅線范圍內建筑周邊,設室外消火栓給水環狀管網,管徑為DN200,沿消防車道,均勻布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間距不超過120米,并保證設在室外的室內消防系統水泵接合器周圍15~40米設有室外消火栓。平時由地下二層消防給水泵房內增壓穩壓給水機組保持室外消火栓管網中給水壓力大于等于0.10MPa;當火災發生、室外消火栓給水管網給水壓力低于0.10MPa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地下二層消防給水泵房內的室外消火栓給水泵,向室外消火栓給水管網加壓供水。室外消火栓給水泵也可由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控制室的啟動/停止按鈕控制。
5.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
1)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為一個區,由消火栓給水管網經減壓閥減壓后供水。
2)消防水泵接合器沿消防車道設置,#4單體獨立設置一組套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含兩套),每個水泵接合器流量按10~15升/秒計算,水泵接合器與室外消火栓距離為不大于40米。
3)室內消火栓設在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如電梯前室、走道及樓梯附近等,室內消火栓水槍口徑Φ19,射流量≥5L/S, 密集水柱≥13m; 管網水平布置成環狀,每分區各立管頂部連通, 立管管徑DN=100, 過水能力15L/S計, 立管間距≤30M, 建筑物內任何一點均有2股消防水柱同時到達。各消防箱配置水槍1支, 龍帶25M, 碎玻按鈕、警鈴、指示燈及專用消防軟卷盤。每個分區凈壓超過0.5MPa的樓層采用DN65的減壓穩壓消火栓、其余的采用DN65的室內消火栓,屋頂設有試驗用的室內消火栓。
4)室內消火栓環狀管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以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二根。
5)每個消火栓箱內均設有用作手動報警、啟動消火栓給水泵的按鈕、以及電警鈴和消防對講電話插座?;鹁瘯r,按下按鈕,經由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聯動開啟相關的消火栓給水泵,啟動警鐘并將火警訊號送至消防控制室。消火栓給水泵也可由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控制室的啟動/停止按鈕控制。
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設計參數:
采用濕式滅火系統,按中危險Ⅰ級設計。自動噴淋水泵集中設置于一期地下二層消防水泵房內,水泵參數:Q=45L/S,H=1.55MPa,N=90KW,報警閥集中設置于地下二層報警閥間內,穩壓泵房設置于-高建筑#6屋頂消防穩壓泵房內。#4樓自動噴淋給水系統為一個區,由自動噴淋給水管網經減壓閥減壓后供水。
2)#4棟、#5棟和#7棟低區共用一組噴淋水泵接合器(含2套),每套水泵接合器流量按10~15升/秒計算。水泵接合器設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車使用的地點,與室外消火栓距離為不大于40米。
3)本工程除建筑面積小于5.00m2的衛生間、游泳池區域及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地下室、地上各層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凈空高度8~12m的場所噴水強度采用12L/min. m2。
4)每層、每個防火分區均設水流指示器。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不利點噴頭處,設末端試水裝置,其他防火分區、樓層-不利點噴頭處設試水閥。水流指示器前設帶有開關信號的閥門,信號引至消防控制室。當火災發生時,失火層的水流指示器被觸動,有關訊號送至消防控制室而發出警報,同時壓力開關因壓力下降而動作,自動啟動自噴給水泵提供噴淋用水。
5)每個報警閥控制的噴頭數量不超過800個,噴頭采用玻璃球噴頭或裝飾型吊頂噴頭,噴頭的動作溫度選定:辦公室、商場次公寓套間、會議室、餐廳、文體用房、走道、大廳、車庫等環境溫度不大于35 OC的場合,吊頂(天花)下的噴頭68OC;吊頂內的噴頭79OC。 噴頭選擇:不設吊頂處、通透性吊頂、凈高大于0.8m的天花內采用直立型噴頭,吊頂處采用帶裝飾性下垂型噴頭。
7.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1)層高超過12m的高大空間采用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2)保護部位:首層門廳擬設置大空間微型自動掃描滅火裝置,采用自動掃描滅火裝置進行滅火撲救。
3)設計參數:每個裝置的流量5L/s,標準工作壓力0.4~0.6Mpa,保護半徑15~21米,安裝高度6~25米,作用時間1h。#4樓共設計1個微型自動掃描滅火裝置(即小水炮)。同一防火分區內同時使用小水炮數為1個,本系統設計流量Q=5L/s。
4)系統控制
火災發生時,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測到火災后自動掃描定位,水炮炮口對準火點,同時發出火警信號給消防控制中心,自動狀態下,自動打開相應的電磁閥,啟動水泵進行噴水滅火,當火熄滅時,自動停止,當火復燃自動重復上述動作。在首層設置控制盤,現場手動應急啟停按鈕。并在泵房內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設手動開停泵控制裝置。
8. 滅火器配置:
1)手提式滅火器將按規范要求設置于各機電室、廚房、樓層消火栓箱內及地下停車庫等處,以便保安人員或有關人員于發現火災時作出即時撲救之用。
2)發電機房、高壓配電房及低壓配電房等處按E類火災,中危險等級,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T/ABC20推車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2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24米。
3)地下車庫按A/B類火災,嚴重危險等級,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3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9米。
4)餐飲廚房按嚴重險級A類火災設計,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3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15米。
5)每層消火栓箱內,均配置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2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20米。
6)每處電梯機房、配電房內配置懸掛式干粉滅火器。
9.消防給水系統管材:
1)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噴給水系統給水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管道DN<100mm者采用絲扣連接,DN≥100mm者采用溝槽式卡箍連接。
2)室外消防給水管采用鋼骨架增強塑料復合管,電熔或法蘭連接。
10.消防排水:
消防排水在消防電梯基坑旁設標高低于基坑的集水井,集水井有效容積不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排水泵均采用消防電源。
?
六、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設計
1. 系統設計
1)本工程采取控制中心報警系統?;馂淖詣訄缶到y由火災探測報警、消防聯動控制、可燃氣體探測報警、防火門監控、消防電源監控和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組成。
2)本工程與二期工程共用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設置在二期#7棟負一層(架空層)(有直接對外出口,消防控制室的門向疏散方向開啟,且入口處設置明顯標志)。
3)消防控制中心設有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控制裝置、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防火門監控主機、消防電源監控主機和電氣火災監控主機。
4)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報警、控制回路采用二總線制樹形連接方式。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總線隔離模塊,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設備總數不應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
5)發電機室、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室、弱電進線間、UPS配電房、網絡機房、電信運營商機房設置氣體消防滅火系統。
6)#4棟大堂上空設有自動水炮滅火系統,由水炮系統承包商提供遠程監控設備,設于消防中心。
7)消防控制室應有相應的竣工圖紙、各分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值班制度、維護保養制度及值班記錄等文件資料。
2.設備選擇及安裝
1)火災探測器采用智能式模擬量型探測器。按環境特點設置相應類型的火災探測器。
在配電間、弱電室、電氣豎井、風機房、水泵房、空調機房、管理用房、商鋪、辦公室、電梯前室等處設智能型感煙探測器。在客房區域設置帶蜂鳴器的智能型感煙探測器。
在茶水間、濕式報警閥間、熱水機房、廚房等區域設智能型感溫探測器。
防火卷簾兩側設置兩組非編碼型探測器(每組由一個感煙探測器和兩個感溫探測器組成),連接到卷簾手動控制按鈕。
#4棟大堂安裝紅外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采用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裝置。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裝置設置現場手動控制盤和主機柜;主機柜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并與消防報警主控制盤聯網通信。
發電機室、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室、弱電進線間、UPS配電房、網絡機房、電信運營商機房,火災報警后需確認后才能啟動滅火程序。探測器采用'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組合。
火災聲光報警器設置于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物內部拐角處等,每個報警區域應均勻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等級不應小于60dB;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等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馂穆暰瘓笃髟O置帶有語音提示功能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同一建筑內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同時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工作。
2)現場安裝時,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風口安裝。
3)消防聯動控制設備上設有所有消防設備的控制按鈕、信號指示燈,可以手/自動控制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等消防設備并接受其反饋信號。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失靈的情況下也能在消防控制中心手動直接啟、停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并接收其反饋信號。消防控制中心應顯示消防水泵房現場控制箱手動或自動檔位的位置。
4)所用的消防產品除必須獲得--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
3.聯動控制功能
1)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按設定的控制邏輯向各相關的受控設備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并接受相關設備的聯動反饋信號;各受控設備接口的特性參數應與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的聯動控制信號相匹配;需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控制的消防設備,其聯動觸發信號采用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裝置報警信號的“與”邏輯組合;
2)火災確認后,消防控制設備控制要求如下:
啟動相應區域的防排煙閥和防排煙風機,并接收其反饋信號;
疏散通道和地下車庫上的防火卷簾在其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至距地1.8米,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在其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到底。
啟動建筑內的所有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聲光警報器?;馂膽睆V播與火災警報裝置采用分時播放控制:先鳴警報8~16s;間隔2~3s后播放應急廣播20~40s;再間隔2~3s依次循環進行直至疏散結束。
接通火災應急照明燈。
控制火災有關部位電梯回降首層,并返回信號;
切斷火災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正常照明、空調和動力等用電),并返回信號;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設有氣體消防的場所發生火災時,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要求聯動控制相關設備,并返回信號;
消防控制中心應能自動或直接手動啟、停消防栓泵及噴淋泵,并監視其工作狀態、故障狀態;同時顯示消防栓啟泵按鈕的工作部位,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安全信號閥的工作狀態。
3)模塊嚴禁設置在配電(控制)柜(箱)內,本報警區域內的模塊不應控制其他報警區域的設備。
4)市電停電發生火災時,火災報警系統將聯動停止與火災區域無關的平時/消防合用風機,確保需繼續工作的消防設備用電可靠性。
4.火災應急廣播系統
1)公共廣播與消防廣播合用一套系統,并具有強制切入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具體設置詳弱電公共廣播設計內容。
2)廣播分區不跨越消防分區,揚聲器的布置、線路的敷設亦應滿足消防的要求。
3)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裝置采用分時播放控制:消防應急廣播的單次語音播放時間宜為10s~30s,應與火災聲警報器分時交替工作,可采取1次火災聲警報器播放、1次或2次消防應急廣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環播放直至疏散結束。并根據需要,可在疏散期間手動停止。
4)火災應急廣播能自動或人工播放。自動時能報出火災樓棟樓層、地點等信息。應急廣播應能使用普通話、粵語、英語播放。失火區和其他疏散區的應急廣播可以發布不同的指揮信息;當通過傳聲器進行應急廣播時,應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
5.消防通信系統
1)各區消防專用電話網絡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消防電話總機設于消防控制中心,且應設置火災報警錄音受警電話。
2)在消防水泵房、配變電室、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排煙機房、消防電梯及其機房、氣體消防間及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
3)火災報警按鈕帶消防電話插孔(電話插孔可單獨設置或附設于按鈕上)。
4)在消防控制中心設直撥外線火警電話。
6.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1)應在現場設置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接入消防控制中心電氣火災監控主機。
2)系統具有同時探測剩余電流、探測電氣接頭溫度的功能,當剩余電流或接頭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在主機和控制器上能發出聲光信號報警,準確報出故障線路地址、儲存報警信息、自動打印結果。當剩余電流或溫度達到設定值時,系統只報警不動作。
3)在各樓層或區域非消防配電箱主開關進線端設置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其中在一般照明及電照箱,應急照明箱,商業用電、廣告等有大量單相負荷或負荷使用不穩定的照明與一般動力的樓層配電箱設置測溫及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在水泵、空調、電梯、扶梯等配電回路設置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測量進線接線端子的異常溫升。
4)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由各個分區DC24V消防電源供電,探測器之間采用RS485專用通訊網絡連接。
5)系統通信線可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共槽敷設。
7. 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
1)應在現場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模塊,接入在消防中心的消防設備電源監控主機。
2)現場監控模塊由分區DC24V消防電源供電,監控模塊之間采用RS485專用通訊網絡連接.
3)系統監測消防設備電源主/備用回路的工作狀態,當其中任一回路出現欠壓狀態時,在監控主機與系統工作站上能發出聲光信號報警,準確報出故障地址、儲存報警信息、自動打印結果。在消防設備設備的雙電源轉換開關兩路進線及出線端設置監控模塊,當被監測回路電壓降大于額定電壓的15%時即發出報警信號。
4)同時系統應具有自檢功能,當監控模塊或檢測總線出線斷線等故障時能發出報警信號并顯示故障類系統設備應滿足--標準《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GB28184-2011)的要求。
8.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
1)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由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可燃氣體探探測器和火災聲光警報器等組成。
2)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號時,啟動保護區域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3)報警探測器的設置根據現場使用的可燃氣體類別安裝,探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可燃氣體探測器應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頂部,探測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可燃氣體探測器應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下部,探測氣體密度與空氣密度相當時,可燃氣體探測器可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中間部位或頂部。
9.防火門監控系統
1)防火門監控系統的設置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于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動觸發信號,聯動觸發信號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或防火門監控器聯動控制防火門關閉。
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信號由防火門監控模塊反饋至防火門監控器。其中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有常閉型或常開型,常閉型防火門有人通過后,閉門器將門關閉,不需要聯動,常開型防火門平時開啟,防火門任一側所在防火分區內兩只獨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報警按鈕報警信號的'與'邏輯聯功防火門關閉。防火門的故障狀態包括閉門器故障、門被卡后未完全關閉等。
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防雷接地、電氣保安系統接地共用基礎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Ω。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規格型號和敷設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和50V以下供電的控制線路,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300V/500V;采用交流220V的供電和控制線路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450V/750V。
2)線路型號規格
系統報警總線(Z1):ZR-RVS-2x1.5-MR/SC20(CC);
系統聯動總線(Z2):ZN-RVS-2x1.5-MR/SC20(CC);
信號/控制模塊引出的線路:ZN-BV-2x1.5-MR/SC20(CC);
消防通訊線(T):ZR-RVVP-2x1.0-MR/SC20(CC);
區域顯示器通訊專線(S):ZN-RVS-2x1.5-MR/SC20(CC);
直流電源線(DC24V):干線(樓層或區域端子箱之前電源線路)(D1):ZN-BV-2x6-MR/SC25;
分支線(樓層或區域端子箱之后電源線路(D2):ZN-BV-2x4-SC20(CC);
交流電源線(AC220V)(D3):WDZN-BYJ-3x2.5-MR/SC20(CC);
消防風機、水泵直接啟動控制線:ZN-KVV-nx1.5控制電纜,電纜芯數n詳相應動力配電系統圖;
其它采用截面為2.5mm2的ZN-BV線。
3)線路敷設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干線采用金屬線槽敷設,支線穿金屬線管暗敷于樓板、墻或柱內;消防風機、水泵直接啟動控制線,壓力開關直接啟動噴淋泵控制線采用金屬線槽或穿金屬線管明敷。
l電源線、消防通訊線、探測總線、控制線分別線槽或線管敷設,當平面沒有表示時線槽為100x100,線管為SC20。
l所有消防管線暗敷時,應采用穿金屬管保護,并暗敷在不燃燒體結構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當采用明敷時,應穿金屬管或封閉金屬線槽保護,并應在金屬管或封閉金屬線槽表面涂防火涂料敷設。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纜電線與強電分豎井敷設。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不應穿入同一根保護管內,當合用同一線槽時,線槽內應有隔板分隔。
12.與其他系統的接口
1)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電源監控系統、防火門監控系統均采用RS485或RS232通信接口、ModBus通信協議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信?;馂淖詣訄缶到y接收電氣火災報警狀態信息。
2)在使用可燃氣的商業廚房裝設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在燃氣公司供氣設計、施工范圍內),可燃氣體探測系統應以干觸點形式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提供燃氣報警、緊急關閉燃氣總供閥的接口。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留有與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防火門監控系統及相關消防系統的接口,產品供應商應無償提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等有關條件,接受業主協調與其它各系統承包商配合,設計、調試有關接口軟件,達到使用要求。
13.本工程所采用的所有消防產品必須獲得--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所用的火災報警控制器、防火門監控器、消防電源監控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等設備必須獲得中國消防產品質量認證委員會頒發的產品質量認證證書。
14.本工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均應由系統承包商根據產品技術特性進行深化設計,并由設計院審核后方可施工。
15.其他未盡事宜必須按現行--規范執行。
七、防、排煙系統設計
1.防排煙系統布置:
1)根據防火規范,本項目中建筑高度小于24m的公共建筑按《建規》設計
2)當大樓發生火警時,除消防用送風、排煙風機外,其余空調、通風設備應自動切斷電源。
3)不符合自然排煙的內走道及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而需排煙的房間均設有排煙系統。
4)需要機械防煙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均設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防排煙系統控制
1)機械排煙系統:火災時,煙感報警至消防中心,由其控制排煙口或排煙閥自動打開(排煙風口或排煙閥也可手動開啟),并開啟排煙風機。排煙口及排煙風機進入口處的防火閥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自動關閉,排煙風機同時停止運行,并向消防中心輸出信號。設機械排煙的地下室,在排煙時,還應開啟相應的火災補風系統。
2)機械排風排煙合用的系統:火災時,由消防中心控制電動風閥或防火排煙閥自動將排風管道或風口關閉,并開啟著火所在防煙分區的排煙閥和排煙口。
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火災時,煙感報警至消防中心,由其控制加壓送風機啟動。樓梯間設正壓送風口,每隔兩層設一個,平時常開,發生火災時,正壓送風口全送風;合用前室設正壓送風口,平時常閉,發生火災時,電動開啟著火層和上層的正壓送風口。
3.其它防火措施
1)空調水管穿越防火分區隔墻處,設防火封堵措施。
2)風管穿過防火分區、機房隔墻、樓板和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處,以及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均設防火閥。
3)廚房、浴室、衛生間等的水平排風支管接到垂直排風管道上處,設防倒流閥或防火閥。
4)通風、空調系統的管道和設備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和設備的保溫材料、消聲材料和粘結劑為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
5)空調通風與消防排煙風管采用鍍鋅鋼板制作。消防排煙系統的柔性風管接頭為不燃材料制作,內外側涂防火漆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火措施。

一、設計依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2001年修訂版)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13
《建筑防火封堵應用技術規程》CECS 154:200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技術規程》 CECS263:2009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200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12)
廣東省公安廳文件“關于印發加強部分場所消防設計和安全防范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及地方有關部門的其他相關規范、規定。
二、工程概述
1.本工程名稱為 。
2. 位于 。周邊6km范圍內有多條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周邊生態環境宜居。本項目屬商服用地,主要用于建設健康、醫療服務產業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由兩期地塊組成,分別為A4-1地塊和A4-2地塊。整體項目兩期總占地面積約為5.78公頃,由10棟建筑、道路廣場、綠化等組成。綜合容積率為2.00,兩期項目計劃同時開工。
其中一期由三層地下室和4棟單體組成,由一棟2層的綜合服務樓(自編為#4),一棟9層的旅館 (自編為#2),一棟11層的旅館 (自編為#3),一棟5層的醫療服務樓 (自編為#1,不在本次報檢范圍)。
3.本工程的耐火等級:#4樓為兩層高的綜合服務樓,為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多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
4.本工程結構形式:框架結構。
三、總平面布局
1.本項目用地東、南、西、北面均滿足規劃退縮要求。用地南面為 ,北面為規劃路,東面為農林用地,西面為 。
2.四棟樓順著用地紅線布置,#1樓位于用地東南角,#2樓位于用地東北側,#3樓位于西北面,#4樓位于西南面。各棟建筑之間的-小間距均滿足防火間距要求。用地四周,建筑外圍設有6米寬的機動車道,#2樓西側、#3樓南側內部設有4米寬的緊急消防車道,并在車道盡端設有15m×15m的回車場。
3. #1樓、#4樓的主入口位于用地南面;#2樓主入口位于用地東面;#3樓的主入口位于用地北側。地面有70個停車位,地下車庫共360個停車位,設置兩個出入口。其中一處在用地的東面#1樓和#2樓之間,另一處在用地北側。
4.整個項目高層建筑部分的兩個長邊均有消防車道。且設置有滿足規范要求的消防登高撲救面及消防車操作場地。其中#2樓的消防車登高撲救面在東面,總長度約95米;#3樓的消防車登高撲救面在北面,總長度約50米。均滿足高層建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直接落地,且在此范圍內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每棟高層建筑均設有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尺寸均大于15mx8m,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至建筑外墻的距離為5m。登高面上各層均有開窗,且該范圍內無其他構筑物及樹木的阻礙。具體位置詳消防流線分析圖。
四、建筑專業消防設計
1. 建筑功能
#4樓:地上2層、地下1層;負一層為泳池配套的機房,首層功能為門廳、泳池、健身房、電子高爾夫及配套的設備用房等;二層功能為按摩、美容美甲、員工休息等。
2. 防火分區(均設有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
#4樓為不超24米的多層民用建筑,地上部分防火分區按不超5000平方米劃分,地下室部分按防火分區不超1000平方米劃分。且#4樓整棟面積地上面積約為2200平方米,兩層合為一個防火分區;地下室面積約300平方米,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
防火分區示意圖詳見各平面圖。
3.安全疏散
1)地上部分
本工程人數估算根據各棟樓的具體使用功能進行估算:#4樓為綜合服務功能。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寬度均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各防火分區疏散計算詳見平面圖。
2)安全疏散距離: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4為綜合服務功能,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疏散門至-近安全出口的-大的距離不超過50m(即40×1.25=50),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疏散門至-近安全出口的-大的距離不超過27.5m(即22×1.25=27.5)。建筑內的房間內任一點到該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距離,不大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表5.3.13中規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大距離。
3)疏散樓梯:
本工程首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南側室外,二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北側室外。地下室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且使用人數不超過30人,通過其中一部封閉樓梯和另外一處直通室外的金屬豎向梯進行疏散。其中封閉樓提可直接采光通風,且可開啟外窗面積不小于2平方米,在二層可以直接疏散到室外,并采用乙級防火門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
4.建筑配件與構造
1) 本工程防火墻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保證耐火極限大于3小時)。防火墻上設甲級防火門或特級防火卷簾聯系兩個防火分區。
2) 所有電纜井、管道井在每層樓板處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井壁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 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采用乙級防火門;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均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 外立面的幕墻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防煙、排煙、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墻、樓板及防火分區處的縫隙均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 樓梯間及其前室采用乙級防火門,防火門均向疏散方向開啟,每門均隨門附設自動閉門器。
6) 設在建筑內的自動滅火系統的設備室、通風、空調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1.50h的樓板和甲級防火門與其它部位隔開。
5.消防控制室及其他
本工程的消防控制室設在負一層(架空層),并有直接對外開門。
五、給排水消防系統設計
1.滅火系統和滅火設施:
本項目按高層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滅火系統和滅火設施設置包括以下內容:
室外消火栓系統
室內消火栓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
滅火器配置
2.消防水源和消防水量:
從市政給水管網上引入兩根DN200給水管,其中一期引入一根DN200接口,二期引入一根DN200接口。市政給水管網供水壓力-不利點從室外地面算起不低于0.14MPa,按0.20MPa設計。
由室外生活給水管道引兩根DN150水管至地下一層,進入消防用水儲水池。
注:自動噴淋與和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用水取兩者中的-大值。
3.消防水池、水箱及供水設備:
1)地下室設備區集中設置于一期地下室二層消防水池及泵房。水池有效容積1100m3。泵房內設室內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自動噴淋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室外消火栓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室外消火栓給水增壓穩壓給水機組一套;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
2)在-高一棟單體#6樓屋頂設有效容積36m3高位消防水箱一個及消火栓和自動噴淋增壓、穩壓設備各一套,用于維持系統壓力及向室內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高區提供火災初期十分鐘消防用水量。
4.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
室外消火栓按照整個項目考慮,在紅線范圍內建筑周邊,設室外消火栓給水環狀管網,管徑為DN200,沿消防車道,均勻布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間距不超過120米,并保證設在室外的室內消防系統水泵接合器周圍15~40米設有室外消火栓。平時由地下二層消防給水泵房內增壓穩壓給水機組保持室外消火栓管網中給水壓力大于等于0.10MPa;當火災發生、室外消火栓給水管網給水壓力低于0.10MPa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地下二層消防給水泵房內的室外消火栓給水泵,向室外消火栓給水管網加壓供水。室外消火栓給水泵也可由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控制室的啟動/停止按鈕控制。
5.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
1)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為一個區,由消火栓給水管網經減壓閥減壓后供水。
2)消防水泵接合器沿消防車道設置,#4單體獨立設置一組套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含兩套),每個水泵接合器流量按10~15升/秒計算,水泵接合器與室外消火栓距離為不大于40米。
3)室內消火栓設在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如電梯前室、走道及樓梯附近等,室內消火栓水槍口徑Φ19,射流量≥5L/S, 密集水柱≥13m; 管網水平布置成環狀,每分區各立管頂部連通, 立管管徑DN=100, 過水能力15L/S計, 立管間距≤30M, 建筑物內任何一點均有2股消防水柱同時到達。各消防箱配置水槍1支, 龍帶25M, 碎玻按鈕、警鈴、指示燈及專用消防軟卷盤。每個分區凈壓超過0.5MPa的樓層采用DN65的減壓穩壓消火栓、其余的采用DN65的室內消火栓,屋頂設有試驗用的室內消火栓。
4)室內消火栓環狀管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以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二根。
5)每個消火栓箱內均設有用作手動報警、啟動消火栓給水泵的按鈕、以及電警鈴和消防對講電話插座?;鹁瘯r,按下按鈕,經由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聯動開啟相關的消火栓給水泵,啟動警鐘并將火警訊號送至消防控制室。消火栓給水泵也可由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控制室的啟動/停止按鈕控制。
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設計參數:
采用濕式滅火系統,按中危險Ⅰ級設計。自動噴淋水泵集中設置于一期地下二層消防水泵房內,水泵參數:Q=45L/S,H=1.55MPa,N=90KW,報警閥集中設置于地下二層報警閥間內,穩壓泵房設置于-高建筑#6屋頂消防穩壓泵房內。#4樓自動噴淋給水系統為一個區,由自動噴淋給水管網經減壓閥減壓后供水。
2)#4棟、#5棟和#7棟低區共用一組噴淋水泵接合器(含2套),每套水泵接合器流量按10~15升/秒計算。水泵接合器設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車使用的地點,與室外消火栓距離為不大于40米。
3)本工程除建筑面積小于5.00m2的衛生間、游泳池區域及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地下室、地上各層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凈空高度8~12m的場所噴水強度采用12L/min. m2。
4)每層、每個防火分區均設水流指示器。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不利點噴頭處,設末端試水裝置,其他防火分區、樓層-不利點噴頭處設試水閥。水流指示器前設帶有開關信號的閥門,信號引至消防控制室。當火災發生時,失火層的水流指示器被觸動,有關訊號送至消防控制室而發出警報,同時壓力開關因壓力下降而動作,自動啟動自噴給水泵提供噴淋用水。
5)每個報警閥控制的噴頭數量不超過800個,噴頭采用玻璃球噴頭或裝飾型吊頂噴頭,噴頭的動作溫度選定:辦公室、商場次公寓套間、會議室、餐廳、文體用房、走道、大廳、車庫等環境溫度不大于35 OC的場合,吊頂(天花)下的噴頭68OC;吊頂內的噴頭79OC。 噴頭選擇:不設吊頂處、通透性吊頂、凈高大于0.8m的天花內采用直立型噴頭,吊頂處采用帶裝飾性下垂型噴頭。
7. 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1)層高超過12m的高大空間采用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2)保護部位:首層門廳擬設置大空間微型自動掃描滅火裝置,采用自動掃描滅火裝置進行滅火撲救。
3)設計參數:每個裝置的流量5L/s,標準工作壓力0.4~0.6Mpa,保護半徑15~21米,安裝高度6~25米,作用時間1h。#4樓共設計1個微型自動掃描滅火裝置(即小水炮)。同一防火分區內同時使用小水炮數為1個,本系統設計流量Q=5L/s。
4)系統控制
火災發生時,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測到火災后自動掃描定位,水炮炮口對準火點,同時發出火警信號給消防控制中心,自動狀態下,自動打開相應的電磁閥,啟動水泵進行噴水滅火,當火熄滅時,自動停止,當火復燃自動重復上述動作。在首層設置控制盤,現場手動應急啟停按鈕。并在泵房內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設手動開停泵控制裝置。
8. 滅火器配置:
1)手提式滅火器將按規范要求設置于各機電室、廚房、樓層消火栓箱內及地下停車庫等處,以便保安人員或有關人員于發現火災時作出即時撲救之用。
2)發電機房、高壓配電房及低壓配電房等處按E類火災,中危險等級,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T/ABC20推車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2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24米。
3)地下車庫按A/B類火災,嚴重危險等級,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3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9米。
4)餐飲廚房按嚴重險級A類火災設計,每處滅火器配置點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3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15米。
5)每層消火栓箱內,均配置安裝MF/ABC5手提式滅火器兩具,配置滅火級別2A,其配置點-大保護距離不大于20米。
6)每處電梯機房、配電房內配置懸掛式干粉滅火器。
9.消防給水系統管材:
1)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噴給水系統給水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管道DN<100mm者采用絲扣連接,DN≥100mm者采用溝槽式卡箍連接。
2)室外消防給水管采用鋼骨架增強塑料復合管,電熔或法蘭連接。
10.消防排水:
消防排水在消防電梯基坑旁設標高低于基坑的集水井,集水井有效容積不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排水泵均采用消防電源。
?
六、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設計
1. 系統設計
1)本工程采取控制中心報警系統?;馂淖詣訄缶到y由火災探測報警、消防聯動控制、可燃氣體探測報警、防火門監控、消防電源監控和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組成。
2)本工程與二期工程共用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設置在二期#7棟負一層(架空層)(有直接對外出口,消防控制室的門向疏散方向開啟,且入口處設置明顯標志)。
3)消防控制中心設有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控制裝置、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防火門監控主機、消防電源監控主機和電氣火災監控主機。
4)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報警、控制回路采用二總線制樹形連接方式。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總線隔離模塊,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設備總數不應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
5)發電機室、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室、弱電進線間、UPS配電房、網絡機房、電信運營商機房設置氣體消防滅火系統。
6)#4棟大堂上空設有自動水炮滅火系統,由水炮系統承包商提供遠程監控設備,設于消防中心。
7)消防控制室應有相應的竣工圖紙、各分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值班制度、維護保養制度及值班記錄等文件資料。
2.設備選擇及安裝
1)火災探測器采用智能式模擬量型探測器。按環境特點設置相應類型的火災探測器。
在配電間、弱電室、電氣豎井、風機房、水泵房、空調機房、管理用房、商鋪、辦公室、電梯前室等處設智能型感煙探測器。在客房區域設置帶蜂鳴器的智能型感煙探測器。
在茶水間、濕式報警閥間、熱水機房、廚房等區域設智能型感溫探測器。
防火卷簾兩側設置兩組非編碼型探測器(每組由一個感煙探測器和兩個感溫探測器組成),連接到卷簾手動控制按鈕。
#4棟大堂安裝紅外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采用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裝置。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裝置設置現場手動控制盤和主機柜;主機柜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并與消防報警主控制盤聯網通信。
發電機室、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室、弱電進線間、UPS配電房、網絡機房、電信運營商機房,火災報警后需確認后才能啟動滅火程序。探測器采用'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組合。
火災聲光報警器設置于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物內部拐角處等,每個報警區域應均勻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等級不應小于60dB;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等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馂穆暰瘓笃髟O置帶有語音提示功能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同一建筑內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同時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工作。
2)現場安裝時,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風口安裝。
3)消防聯動控制設備上設有所有消防設備的控制按鈕、信號指示燈,可以手/自動控制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等消防設備并接受其反饋信號。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失靈的情況下也能在消防控制中心手動直接啟、停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并接收其反饋信號。消防控制中心應顯示消防水泵房現場控制箱手動或自動檔位的位置。
4)所用的消防產品除必須獲得--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
3.聯動控制功能
1)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按設定的控制邏輯向各相關的受控設備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并接受相關設備的聯動反饋信號;各受控設備接口的特性參數應與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的聯動控制信號相匹配;需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控制的消防設備,其聯動觸發信號采用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裝置報警信號的“與”邏輯組合;
2)火災確認后,消防控制設備控制要求如下:
啟動相應區域的防排煙閥和防排煙風機,并接收其反饋信號;
疏散通道和地下車庫上的防火卷簾在其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至距地1.8米,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在其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到底。
啟動建筑內的所有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聲光警報器?;馂膽睆V播與火災警報裝置采用分時播放控制:先鳴警報8~16s;間隔2~3s后播放應急廣播20~40s;再間隔2~3s依次循環進行直至疏散結束。
接通火災應急照明燈。
控制火災有關部位電梯回降首層,并返回信號;
切斷火災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正常照明、空調和動力等用電),并返回信號;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設有氣體消防的場所發生火災時,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要求聯動控制相關設備,并返回信號;
消防控制中心應能自動或直接手動啟、停消防栓泵及噴淋泵,并監視其工作狀態、故障狀態;同時顯示消防栓啟泵按鈕的工作部位,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安全信號閥的工作狀態。
3)模塊嚴禁設置在配電(控制)柜(箱)內,本報警區域內的模塊不應控制其他報警區域的設備。
4)市電停電發生火災時,火災報警系統將聯動停止與火災區域無關的平時/消防合用風機,確保需繼續工作的消防設備用電可靠性。
4.火災應急廣播系統
1)公共廣播與消防廣播合用一套系統,并具有強制切入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具體設置詳弱電公共廣播設計內容。
2)廣播分區不跨越消防分區,揚聲器的布置、線路的敷設亦應滿足消防的要求。
3)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裝置采用分時播放控制:消防應急廣播的單次語音播放時間宜為10s~30s,應與火災聲警報器分時交替工作,可采取1次火災聲警報器播放、1次或2次消防應急廣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環播放直至疏散結束。并根據需要,可在疏散期間手動停止。
4)火災應急廣播能自動或人工播放。自動時能報出火災樓棟樓層、地點等信息。應急廣播應能使用普通話、粵語、英語播放。失火區和其他疏散區的應急廣播可以發布不同的指揮信息;當通過傳聲器進行應急廣播時,應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
5.消防通信系統
1)各區消防專用電話網絡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消防電話總機設于消防控制中心,且應設置火災報警錄音受警電話。
2)在消防水泵房、配變電室、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排煙機房、消防電梯及其機房、氣體消防間及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
3)火災報警按鈕帶消防電話插孔(電話插孔可單獨設置或附設于按鈕上)。
4)在消防控制中心設直撥外線火警電話。
6.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1)應在現場設置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接入消防控制中心電氣火災監控主機。
2)系統具有同時探測剩余電流、探測電氣接頭溫度的功能,當剩余電流或接頭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在主機和控制器上能發出聲光信號報警,準確報出故障線路地址、儲存報警信息、自動打印結果。當剩余電流或溫度達到設定值時,系統只報警不動作。
3)在各樓層或區域非消防配電箱主開關進線端設置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其中在一般照明及電照箱,應急照明箱,商業用電、廣告等有大量單相負荷或負荷使用不穩定的照明與一般動力的樓層配電箱設置測溫及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在水泵、空調、電梯、扶梯等配電回路設置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測量進線接線端子的異常溫升。
4)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由各個分區DC24V消防電源供電,探測器之間采用RS485專用通訊網絡連接。
5)系統通信線可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共槽敷設。
7. 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
1)應在現場設置消防設備電源監控模塊,接入在消防中心的消防設備電源監控主機。
2)現場監控模塊由分區DC24V消防電源供電,監控模塊之間采用RS485專用通訊網絡連接.
3)系統監測消防設備電源主/備用回路的工作狀態,當其中任一回路出現欠壓狀態時,在監控主機與系統工作站上能發出聲光信號報警,準確報出故障地址、儲存報警信息、自動打印結果。在消防設備設備的雙電源轉換開關兩路進線及出線端設置監控模塊,當被監測回路電壓降大于額定電壓的15%時即發出報警信號。
4)同時系統應具有自檢功能,當監控模塊或檢測總線出線斷線等故障時能發出報警信號并顯示故障類系統設備應滿足--標準《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GB28184-2011)的要求。
8.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
1)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由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可燃氣體探探測器和火災聲光警報器等組成。
2)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號時,啟動保護區域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3)報警探測器的設置根據現場使用的可燃氣體類別安裝,探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可燃氣體探測器應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頂部,探測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可燃氣體探測器應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下部,探測氣體密度與空氣密度相當時,可燃氣體探測器可設置在被保護空間的中間部位或頂部。
9.防火門監控系統
1)防火門監控系統的設置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于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動觸發信號,聯動觸發信號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或防火門監控器聯動控制防火門關閉。
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信號由防火門監控模塊反饋至防火門監控器。其中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有常閉型或常開型,常閉型防火門有人通過后,閉門器將門關閉,不需要聯動,常開型防火門平時開啟,防火門任一側所在防火分區內兩只獨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報警按鈕報警信號的'與'邏輯聯功防火門關閉。防火門的故障狀態包括閉門器故障、門被卡后未完全關閉等。
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防雷接地、電氣保安系統接地共用基礎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Ω。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規格型號和敷設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和50V以下供電的控制線路,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300V/500V;采用交流220V的供電和控制線路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交流450V/750V。
2)線路型號規格
系統報警總線(Z1):ZR-RVS-2x1.5-MR/SC20(CC);
系統聯動總線(Z2):ZN-RVS-2x1.5-MR/SC20(CC);
信號/控制模塊引出的線路:ZN-BV-2x1.5-MR/SC20(CC);
消防通訊線(T):ZR-RVVP-2x1.0-MR/SC20(CC);
區域顯示器通訊專線(S):ZN-RVS-2x1.5-MR/SC20(CC);
直流電源線(DC24V):干線(樓層或區域端子箱之前電源線路)(D1):ZN-BV-2x6-MR/SC25;
分支線(樓層或區域端子箱之后電源線路(D2):ZN-BV-2x4-SC20(CC);
交流電源線(AC220V)(D3):WDZN-BYJ-3x2.5-MR/SC20(CC);
消防風機、水泵直接啟動控制線:ZN-KVV-nx1.5控制電纜,電纜芯數n詳相應動力配電系統圖;
其它采用截面為2.5mm2的ZN-BV線。
3)線路敷設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干線采用金屬線槽敷設,支線穿金屬線管暗敷于樓板、墻或柱內;消防風機、水泵直接啟動控制線,壓力開關直接啟動噴淋泵控制線采用金屬線槽或穿金屬線管明敷。
l電源線、消防通訊線、探測總線、控制線分別線槽或線管敷設,當平面沒有表示時線槽為100x100,線管為SC20。
l所有消防管線暗敷時,應采用穿金屬管保護,并暗敷在不燃燒體結構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當采用明敷時,應穿金屬管或封閉金屬線槽保護,并應在金屬管或封閉金屬線槽表面涂防火涂料敷設。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纜電線與強電分豎井敷設。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不應穿入同一根保護管內,當合用同一線槽時,線槽內應有隔板分隔。
12.與其他系統的接口
1)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電源監控系統、防火門監控系統均采用RS485或RS232通信接口、ModBus通信協議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信?;馂淖詣訄缶到y接收電氣火災報警狀態信息。
2)在使用可燃氣的商業廚房裝設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在燃氣公司供氣設計、施工范圍內),可燃氣體探測系統應以干觸點形式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提供燃氣報警、緊急關閉燃氣總供閥的接口。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留有與安防視頻監控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防火門監控系統及相關消防系統的接口,產品供應商應無償提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等有關條件,接受業主協調與其它各系統承包商配合,設計、調試有關接口軟件,達到使用要求。
13.本工程所采用的所有消防產品必須獲得--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所用的火災報警控制器、防火門監控器、消防電源監控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可燃氣體探測器、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等設備必須獲得中國消防產品質量認證委員會頒發的產品質量認證證書。
14.本工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均應由系統承包商根據產品技術特性進行深化設計,并由設計院審核后方可施工。
15.其他未盡事宜必須按現行--規范執行。
七、防、排煙系統設計
1.防排煙系統布置:
1)根據防火規范,本項目中建筑高度小于24m的公共建筑按《建規》設計
2)當大樓發生火警時,除消防用送風、排煙風機外,其余空調、通風設備應自動切斷電源。
3)不符合自然排煙的內走道及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而需排煙的房間均設有排煙系統。
4)需要機械防煙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均設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防排煙系統控制
1)機械排煙系統:火災時,煙感報警至消防中心,由其控制排煙口或排煙閥自動打開(排煙風口或排煙閥也可手動開啟),并開啟排煙風機。排煙口及排煙風機進入口處的防火閥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自動關閉,排煙風機同時停止運行,并向消防中心輸出信號。設機械排煙的地下室,在排煙時,還應開啟相應的火災補風系統。
2)機械排風排煙合用的系統:火災時,由消防中心控制電動風閥或防火排煙閥自動將排風管道或風口關閉,并開啟著火所在防煙分區的排煙閥和排煙口。
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火災時,煙感報警至消防中心,由其控制加壓送風機啟動。樓梯間設正壓送風口,每隔兩層設一個,平時常開,發生火災時,正壓送風口全送風;合用前室設正壓送風口,平時常閉,發生火災時,電動開啟著火層和上層的正壓送風口。
3.其它防火措施
1)空調水管穿越防火分區隔墻處,設防火封堵措施。
2)風管穿過防火分區、機房隔墻、樓板和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處,以及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均設防火閥。
3)廚房、浴室、衛生間等的水平排風支管接到垂直排風管道上處,設防倒流閥或防火閥。
4)通風、空調系統的管道和設備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和設備的保溫材料、消聲材料和粘結劑為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
5)空調通風與消防排煙風管采用鍍鋅鋼板制作。消防排煙系統的柔性風管接頭為不燃材料制作,內外側涂防火漆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火措施。
